湖北日報訊:年產能增長107倍,銷售收入增長481倍,總資產增長440倍……改革開放40年,華新交出亮眼成績單——從單一產品的水泥廠,發展成全產業鏈、全球化的環保建材集團,旗下分子公司達190余家。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40年來,華新走過影響力式微的酸澀,勾畫走出國門、布局世界的藍圖,豐收喜悅甘甜的碩果——科技引領轉型,創新迸發活力。近20年來,華新主要經濟指標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百年華新迎來華麗蛻變。
化危為機拉開改革序幕
上個世紀70年代末,被譽為水泥工業“遠東第一”的華新公司發展受阻。設備老化、規模不大、人員多、成本高、效率低、無經營自主權等弊端頻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困難中的華新送來一縷改革春風。
1985年,華新全面推行廠長負責制,形成“廠長中心地位確立、黨委核心作用得以發揮、黨政關系協調一致、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化、配套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等五大特點,理順黨、政、工關系,生產經營機制明顯優化。大膽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搬掉機關管理人員“鐵交椅”。推行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從單純追求產品數量轉向謀求經濟效益,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全面轉型;實施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改革企業工資制度;修訂完善全廠勞動定員標準,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激發企業活力。
1986年,在黃石市政府主導下,華新水泥廠與湖北省紅旗水泥廠聯合成立華新水泥廠(集團)。1988年,華新產量、產值、利潤,較10年前增長24%、37%、156%,職工人均收入增長125%。
改革雖讓華新嘗到甜頭,但華新人總感覺仍有許多“繞不過的彎、跨不過的坎”:企業辦社會,包袱沉重,后勁不足;資金短缺、融資難;發展受條條框框所限,不能自如地面向市場、參與競爭等。
腳下的路該如何走?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
1992年,華新被湖北省政府列為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試點企業。1993年,華新水泥廠實行股份制改組,企業一分為四:水泥主體組成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活后勤部門組建華新生活服務公司;學校與醫院等組建華新公共事業公司;石棉制品分廠分立改組為華新水泥纖維制品廠。
1993年11月28日,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華新A、B股股票先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建材行業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
改革仍未止步。
1999年,華新定向募集,在國內首次引進戰略投資者,向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產廠商———瑞士豪西蒙公司發行7700萬B股。由此,豪西蒙成為第二大股東,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明顯完善和提升,形成股東之間平等協商、董事會為核心的管理體制。
引入先進理念,管理與世界接軌。集團內部分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集體企業華新建安公司、工貿公司、鑄業公司、精密鑄造公司、商貿公司、職工醫院、纖維公司先后完成產權改制;華新賓館、包裝公司、監理公司實行管理層和職工參股,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深化股份公司內部改革與結構調整,不斷完善公司勞動用工制度、社會保險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生產控制系統和管理系統,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
吹響沖刺行業頂峰號角
翻開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史,“華新窯”有著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然而,上個世紀80年代末,華新優勢漸失,影響力式微。
求新求變的華新人,在奮進中尋求突破。1993年,滿載著華新人希望的4號窯破土動工,日產2000噸水泥熟料,引進當時國際最先進的干法生產線。
于華新人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時任工程總指揮的李葉青,帶領工程技術人員盯緊施工圖,吃住在工地,自主開發計算機軟件,將計劃、資金、材料、統計、設備等納入管理網絡,組建公司設備安裝技術隊伍。1994年12月,華新4號窯建成并一次點火成功,工期縮短了近半年,節約成本2億多元,被業內專家稱為“了不起的技改奇跡”。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三峽工程、上海浦東大開發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加速上馬,水泥需求與日俱增。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李葉青建議上馬5號窯。
很快,公司傳來不同聲音:上馬5號窯會讓公司背上巨額債務。李葉青拿出可行性調查報告,并報華新職代會表決通過。1997年10月31日,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的5號窯破土動工。
作為國家建材局“九五”首年唯一開工建設的大型項目,華新人在施工過程中提出系列創新思路:實施技術與經營對口優化流動設計;實行招標分包與“點菜吃飯”相結合的招標采購運行機制;建立以目標管理為核心、以項目法人負責制為主體的規范管理體制……
1999年2月,5號窯一次點火成功,工期提前14個月,節約成本3.8億元,創造國內同行業工期最短、投資最省、技術裝備最先進、實際生產能力最佳等多項之“最”,被國家建材局認定為水泥工業技術進步的樣板工程。5號窯建成投產,讓華新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再次躍居國內前列。
時間來到20世紀末,中國水泥行業群雄并起,華新如何突圍?李葉青提出“走出去”發展戰略:以武漢為中心,沿長江黃金水道向西南和東南延伸,沿京廣線南北發展。2002年,走出黃石;2003年,走出湖北;先后建成宜昌、陽新、武穴、西藏、昭通、信陽、株洲等生產線和岳陽、武鋼、南通等粉磨站,走上一條“由舊變新、由大變強”的快速發展道路,成為全國性水泥企業。
作為“走出去”的先行者,華新積極布局海外市場。2013年8月,華新塔吉克斯坦亞灣工廠順利建成投產,迅速成為該國水泥市場第一品牌,幫助塔吉克斯坦首次實現水泥出口。2014年,華新柬埔寨工廠建成投產,華新水泥替代進口水泥,大大降低該國基礎設施建設成本。截至目前,華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建成三條15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2018年,華新海外發展再次取得新進展,年產40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先后獲得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批準,成為烏茲別克斯坦歷史上首家外國獨資建材企業。預計2019年下半年,烏茲別克斯坦本地生產的華新水泥將面市。
從“水泥搖籃”到“環保先鋒”
從“灰色”到“綠色”,讓美麗家園山青、水秀、天藍,這是華新人的初心與擔當。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垃圾圍城,城市生活垃圾安全、無害化處置,成為各地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
2008年,華新技術團隊致力于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的研發和實踐。經過10年堅持不懈攻關,相繼研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泥窯協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技術與裝備,取得91項專利,涵蓋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業危廢、污染土、漂浮物、醫療危廢六大環保業務處置平臺。
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形成城市生活垃圾兩段式處置商業模式、大替代率協同處置衍生燃料裝備與系統穩定控制技術、協同處置全程高環保標準消解技術、超大規模生活垃圾生態預處理技術、固廢生態化協同處置成套技術等五大創新成果,經過水泥、環保領域的權威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與填埋和焚燒相比,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技術優勢明顯:一是節約大量土地資源,無滲濾液和留存灰渣二次污染隱患,二噁英超低排放;二是成本低、經濟性好,處理規模世界最大,燃料替代率高,節能效果好,普適性好,易推廣。經過多年實踐探索,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技術日趨成熟,項目運行效果顯著,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肯定。
2017年1月9日,華新“水泥窯高效生態化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與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成為水泥行業在水泥窯協同處置領域唯一獲獎單位,有關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應加快推廣應用”。
2017年2月23日,“百年華新成功轉型升級打造垃圾處理‘湖北樣板’”榮列2016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之首;2017年12月23日,水泥窯協同處置創新發展大會在京召開,華新環境工程公司榮獲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創新突出貢獻獎,武穴公司和秭歸公司被評為中國水泥工業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工程。目前,華新水泥在湖北、湖南、重慶、廣東、河南、云南、四川等省市運行和在建的環保工廠共計31家,年處置各類廢棄物能力超過550萬噸。
截至2018年底,華新水泥已安全生態化處置生活垃圾504.41萬噸、市政污泥181.9余萬噸、三峽庫區水面垃圾漂浮物71萬立方米、危險廢棄物11.3萬噸、污染土77萬噸,修復城市毒地上千畝,年生活垃圾處置量已占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總量的61%以上,占湖北省水泥窯協同處置總量的95%以上。
其中,武漢市30%的生活垃圾、90%的城市污泥由華新進行無害化處置,河南省信陽市、四川省萬源市、云南省昭通市以及湖北省的十堰市、赤壁市、應城市、秭歸縣、南漳縣和湖南省的株洲市淥口區、攸縣等市縣100%的生活垃圾和污泥均交給華新處置;鄂州市和武穴市100%的生活垃圾,黃石市、宜昌市、大冶市及廣東省江門市、重慶涪陵市100%的生活污泥也由華新進行環保處置。
華新水泥在實現從“水泥搖籃”到“環保先鋒”跨界轉型的同時,也為全國廢棄物處理、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安全可行的解決方案。
加快轉軌高質量發展步伐
華新加快實施“退城入園”“華新黃石百年復興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全球最先進的建材、新材、環保、裝備四大產業基地。
根據項目規劃,華新將停產華新黃石分公司現有2條旋窯生產線和華新裝備公司現有生產線,在陽新縣富池鎮投資32.5億元循環產業園建設全球最先進的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和循環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工業危廢和污染土預處理生產線及配套工程等五個項目;投資22億元在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國際先進的年產2萬噸新型環保裝備和智能化水泥裝備生產線、年產10億只熱封袋生產線、年產20萬噸新材料生產線、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生產線及新研發的高新建材產品項目等多個項目。
目前,華新新材料與智能裝備制造科技園項目和華新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項目,分別于2018年8月5日和9月15日正式開工。
科技引領轉型發展。2018年7月1日,華新研發中心正式成立,標志該公司轉型升級邁出堅實一步,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華新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成功研發及應用推廣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路面鋪裝、建筑結構、輕質保溫、華新防滲寶、華新磚業等系列新型綠色建材產品。
2017年11月15日,華新武漢長山口環保工廠廠房的最后一根無配筋大梁,成功吊裝落位。這標志著由華新研發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超可隆”正式面市,填補了國內特種環境下建筑材料的空白。2018年,華新“超可隆”首次成功應用于水泥工廠窯尾鋼煙囪防腐改造工程,為鋼煙囪防腐改造工程提供一種全新解決方案,可大大縮短工期,提升材料防腐蝕和耐久性能。截至目前,華新已擁有新材料領域發明專利4項,先進智能制造領域發明專利3項和實用新型專利技術30項。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華新水泥積極探索信息化與傳統制造業的融合,提前布局創新型商業模式。
本世紀初,華新在國內水泥行業中率先引入世界一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在行業內率先實施電商模式轉型。2014年5月,“華新商城”作為水泥行業首個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實現“華新水泥網上賣”。通過引導原有渠道資源轉變為物流配送商和服務商,延伸電商供應鏈,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節約用戶時間成本。
截至2018年,華新已組建1200多家電商平臺支點門店,網上水泥銷量占公司總銷量比例已達到90%。持續拓展基于“互聯網+”的營銷生態圈,將實現核心市場“電商+物流網”覆蓋率達到100%。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新也迎來112歲華誕。華新人將以奮斗者的姿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續寫華新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