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
華新慶祝111年華誕
華新入選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017中國企業最佳實踐
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獲得全國水泥窯協調處置技術創新突出貢獻獎
華新水泥志愿者到"冰花男孩"學校獻愛心
從誕生至今,華新始終站在行業轉型升級的前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華新不斷鞏固在低碳水泥、水泥窯協同處置、節能減排、工業系統生態設計等多個領域的領導地位,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華新樣本”。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華新實踐”
2017年12月19日,從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主辦的2017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峰會上傳來喜訊,華新入選“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017中國企業最佳實踐”榜單,全國僅17家企業入選。
而在2017年中的湖北省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啟動儀式上,華新代表全省數千家用能單位發出自愿節能降碳承諾書。
沉甸甸的榮譽,是對華新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肯定。作為行業轉型升級領跑者,華新不僅著力打造環保產業,還將綠色生產貫穿于始終,實現大幅度節能減排。
為強化組織保障,華新成立了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實行總部-事業部-工廠三級負責制,嚴格落實和推進可持續發展工作。華新還在近兩年投入約15億元進行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投入約3億元用于環保治理項目,實現能耗大幅下降,環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持續推進能耗下降工程。推廣應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大量使用垃圾衍生燃料,節能效果顯著;廣泛應用水泥節能裝備,持續降低電耗、節省燃料消耗;礦山開采建立礦山3D數字模型,達到礦山資源的合理開采搭配,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強化能源管理。推行能源管理體系,并通過體系認證;開展能源中心建設示范項目,通過對企業能源的生產、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集中扁平化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處理,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達到系統性節能降耗管控一體化目標;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分享和推廣“生產十大黃金法則”,節能效果顯著。
——降低污染物排放。華新通過常態化的自行監測手段,利用在線監控設施對污染物實時監控、預警,并通過不斷改進、優化污染防治設施,NOX、SO2、顆粒物等,均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強化礦山復墾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按照“誰開采、誰治理”原則對已開采礦山進行分片、分段的復墾治理。在生物多樣性方面,華新與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合作,定期實施采礦區生物多樣性評估,礦采區內無IUCN紅色名錄中的物種。
真金白銀、真抓實干,效果顯著: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華新實現節能30.23萬噸標煤,被評為全國節能先進集體等,為水泥企業樹立新形象。
水泥窯協同處置全國領先的“華新模式”
2017年12月23日,水泥窯協同處置創新發展大會在京召開,華新環境工程公司榮獲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創新突出貢獻獎,武穴公司和秭歸公司被評為中國水泥工業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工程。
這是百年華新轉型發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我國日益加速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如何實現大量城市生活垃圾安全、無害化處置,成為各地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華新,以十年磨一劍之功,趟出一條新路子——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有效緩解了“垃圾圍城”問題,為行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正如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華新的轉型軌跡,在一步一個腳印中,彰顯出華新人的果敢和汗水:
2007年,在華新成立100周年之際,水泥行業還是一片紅火時,華新實施兩大重要舉措:一是將運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華新老廠區生產線全面關停;二是成立環保事業部,涉足環保產業。針對生活垃圾“成份復雜、熱值低”特性,華新開始致力于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成套技術的研發和實踐,成立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加快推進企業環保轉型。
2009年,華新開始研發含水率80%的市政污泥處置技術,根據各城市市政污泥產量制定了兩套市政污泥處置方案:一是濕污泥直接入窯高溫焚燒;二是污泥深度脫水與水泥窯焚燒技術結合。因地制宜,解決了市政污泥填埋、堆肥等原有處置方式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當年,華新與武穴市人民政府簽訂了第一個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合作協議,在2011年順利投產。
2010年,華新水泥榮獲“全國環保優秀品牌企業”稱號。
2011年,華新水泥三峽漂浮物處置項目獲得“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示范工程,多次被中央媒體報道。
2014年10月,華新水泥總裁李葉青應邀在全國政協雙周專題討論會上介紹了“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技術。同年,華新水泥榮獲第八屆“中華寶鋼環境優秀獎”。
2015年,華新水泥窯無害化和資源化協同處置技術及應用通過湖北省省級重大科技成果技術鑒定。
2017年1月9日,由李葉青領銜完成的“水泥窯高效生態化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與應用”成果,榮獲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7年2月23日,“百年華新成功轉型升級打造垃圾處理‘湖北樣板’”榮列2016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之首。
一路風雨走來,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和努力,華新形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整套水泥窯協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技術與裝備,取得了91項相關專利,涵蓋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業危廢、污染土、漂浮物的五大環保業務處置平臺,擁有1個國家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1個可替代原、燃料研究實驗室。
目前,華新水泥在湖北、湖南、重慶、廣東、河南、云南、四川等省市運行和在建的環保工廠共計30家,年處置各類廢棄物能力超過550萬噸。華新簽約的生活垃圾年處置產能已經達到444萬噸。
這是一份驕人的成績單:截至2017年12月,華新水泥已安全生態化處置生活垃圾373.67萬噸、市政污泥145.8余萬噸、三峽庫區水面垃圾漂浮物61萬立方米、危險廢棄物10.7萬噸、污染土75萬噸,修復城市毒地上千畝,年生活垃圾處置量已占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總量的50%以上。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的“華新模式”脫穎而出,至此,華新實現了從“水泥搖籃”到“環保先鋒”的華麗轉型。
永葆奉獻的“華新愿景”
擁有111年的厚重歷史,亦擁有輕快堅定的發展步伐,作為民族工業的驕傲——華新,讓每位關注者都贊嘆不已。
華新1907年始創于黃石,被譽為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幾經興衰,于1946年重建,從美國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兩條日產600噸的濕法水泥生產線,上世紀50年代,華新被贊譽為“遠東第一”。
新中國成立后,華新無私地向全國同行輸出先進技術、專業人才、管理經驗,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
從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北京十大建筑,從葛洲壩到三峽大壩,從京珠高速公路到青藏鐵路,從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萬里長江上的數十座公路和鐵路大橋,到雪域高原上的西藏拉薩柳梧大橋,華新水泥筑起了座座豐碑。
1994年,華新成為中國建材行業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3月,與當時世界最大的水泥生產商——瑞士豪瑞集團結為戰略伙伴關系,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得到進一步完善。
進入21世紀,華新制定并實施了“十字型”發展戰略,先后在湖北、江蘇、云南、西藏、湖南、四川、河南、重慶、廣東等地投資建廠,推動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2015年,拉豪中國與華新水泥實施全面整合,2016年,華新收購拉豪集團位于云南、重慶的6家公司股權,進一步鞏固了在行業多個領域中的領導地位。
十多年開拓進取,讓華新從一家單純從事水泥生產的企業,發展成為集水泥、環保、混凝土、骨料、裝備及工程、高新建材等產業于一體的全球化建材集團,在全國十余個省市及海外擁有150余家分子公司,名列中國制造業500強和財富中國500強,躍居國內行業前五。華新水泥連續多年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100強”和“亞洲品牌500強”。
發展一處,造福一方。華新不僅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還通過本地化招聘、優先采購、捐贈、慰問以及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華新是中國水泥行業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2013年,華新在塔吉克斯坦首家水泥工廠順利建成投產;2014年9月,華新與塔吉克斯坦政府簽署了新的項目投資協議;同年,華新柬埔寨工廠建成投產,華新“走出去”戰略穩步推進,并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國際上展現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
“未來,華新將變身為一家集環保處置、建筑材料供應于一體的企業,在幫助社會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生產出高質量、高技術的建材產品,為社會提供雙重服務。”李葉青擲地有聲。
“美好的世界從我們開始”,這詮釋了百年來代代華新人的愿景,不斷奉獻,涓滴匯海,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華新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忘初心實業報國逐夢新時代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李葉青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
乘著十九大東風,我們告別不平凡的2017年,迎來充滿希望的2018年,也迎來華新水泥111年華誕。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
每一位華新人都在認真思考: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們踏著風塵一路走來,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靠的是什么?
20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貧窮落后。一批抱有自強、求富思想的有識之士開始覺醒,意識到發展工業是強國的必由之路。肩負強國使命的華新,在黃石開始艱難啟程;愛國人士程祖福,以興民族工業為目標,堅持民族氣節,奮力抗爭外侮,為籌集建廠資金多方奔走;抗戰爆發,危難之際,中國首位水泥總技師王濤臨危受命,帶領華新轉移至后方,并在日機瘋狂轟炸之下堅持生產,支援抗戰,積蓄力量……
在動蕩的創業年代,華新的先驅們不畏艱難,百折不饒,展現出與中華民族共命運的愛國情懷,寫下了早期中國工業實業報國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我認為,這種立志實業報國的愛國情懷就是華新人的初心,她穿越歷史的云煙而歷久彌新,是支撐華新一路披荊斬棘、創新開拓、執著前行的力量源泉和寶貴精神財富。
新中國成立以后,命運多舛的華新獲得了新生。此后60多年華新人初心血脈相傳,實業報國從未止步:
計劃經濟時期(1950年至1984年):華新人以振興新中國工業為已任,發揚“艱苦奮斗,創優奪牌”精神,自力更生,擴大規模,在生產工藝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樹立行業標準;“華新型窯”作為定型產品在國內外推廣,并向全國各地輸出專業人才,為中國水泥工業發展起到奠基性作用;生產的優質水泥源源不斷供應于人民大會堂、葛洲壩、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國家重點工程,為新中國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改革改制時期(1985年至1999年):華新被湖北省政府列為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試點企業,在行業內率先實施股份制改造,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股權結構,為國有老企業改革發展探索出一條可行之路;通過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超越自我,華新4、5號窯的建成投產,創造國內同行工期最短、投資最省、技術裝備最先進等多項之最,為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十字型”發展時期(2000年至2006年):華新走出黃石,自主設計、制造和安裝新型干法生產線,先后在國內十多個省市投資建廠;發展一處,造福一方,華新新建項目不僅促進了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還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突出貢獻;華新響應政府號召建設的華新西藏項目,首創“輸血變造血”全國援藏新模式。
轉型發展時期(2007年至今):華新人敢于創新,勇于擔當,在行業率先推動并開展可替代原、燃料的研發與應用,十多年鍥而不舍研發實踐,摘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自身實現從“水泥搖籃”到“環保先鋒”精彩嬗變的同時,也為全國垃圾處理、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樣板”;華新“兩化融合”也走在前列,引領行業“鼠標+水泥”現代管理新模式;而作為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華新海外工廠規范經營、履行責任,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國際上展現中國企業良好形象……
110年崢嶸歲月,見證幾代華新人赤子深情;110年光榮與夢想,書寫中國民族工業奇跡。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要有新作為。
十九大報告中勾畫中國未來時,對實體經濟綠色發展寄予厚望。作為新時代的華新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作出新貢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
我相信,華新全體員工只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勇于創新、永不停滯,就一定能戰勝千難萬險,實現我們新的夢想!